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中心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
近期,蘇州接連發生液化氣罐火災,燃氣爆炸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再一次警醒我們,不能再對這樣看起來的日常小事繼續熟視無睹。據消防部門統計,2016年1月份以來,在居民住宅火災中,其中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災185起,因燃氣爐具故障或使用不當引起的火災共77起,占41.6%。
9月1日下午3時半,蘇州市消防支隊張家港大隊接到指揮中心報警稱,位于張家港錦豐鎮老濱江菜場一小飯店發生火災,情況十分緊急。起火的位置是在飯店廚房,火舌已經躥到整個灶臺上,并迅速向四周蔓延,最危險的是廚房內還有一個液化氣罐,如果發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經過消防官兵約20分鐘的奮力撲救,大火被完全撲滅。根據消防部門認定,起火原因是因為煤氣罐的皮管長年未更換,老化后發生液化氣泄漏遭遇明火引發大火。
9月2日清晨,太湖中一艘漁船突然傳出爆炸聲,船上一對夫妻被燒傷。53歲的蔣師傅躺在病床上,兩條腿被紗布裹得嚴嚴實實。他和妻子開船在太湖中捕魚,今天清晨天還沒亮的時候,船上突然發生了爆炸。蔣師傅說當時妻子在船艙中狹小的廚房里做飯,突然發生爆燃并引燃了妻子身上的衣服,從而導致了嚴重燒傷,而造成這一切的源頭再次指向了船艙內的唯一火災危險源液化氣罐。
10月9日13時23分,蘇州市消防支隊太倉大隊接到110指揮中心報警稱,位于太倉雙鳳鎮新湖東新村一居民房發生火災,情況十分緊急。中隊消防官兵到達現場后,發現該居民房為出租屋,租戶在房外搭建的臨時廚房著火,火勢處于猛烈燃燒階段,并迅速蔓延至臥室內。經過全體消防官兵約20分鐘的緊張撲救,大火被完全撲滅,成功轉移液化氣罐。經詢問租戶得知,起火原因為租戶燒菜起油鍋時,由于溫度過高油鍋起火,租戶用水撲救導致大火蔓延。
家用燃氣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特點,一旦泄漏會造成很大的危險,因此在使用時要特別注意,那么平時有哪些暗藏的隱患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被市民忽視呢?
隱患一:燃氣設備安裝不恰當
有的家庭燃氣軟管距離火源太近,家庭裝修時,將管道埋入墻內,不易檢查。
消滅隱患方法: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氣、與燃氣灶具之間應使用耐油橡膠軟管連接,長度應在1.2米至2米之間。家庭在裝修時不要私自安裝或拆除燃氣管道設施,一定要注意將燃氣管道露出。廣大市民應按時更換燃氣軟管,其保質期一般為18個月,超期就會發生軟管老化、龜裂等安全隱患,同時燃氣管線應避免被陽光直射,嚴禁尖銳器劃傷膠管。平時,家長要經常教育兒童不要玩弄燃氣灶閥門、膠管及其他燃氣設施,以免膠管接頭松動而發生漏氣。
隱患二:油煙機油垢堆積
油煙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油垢會聚集在油煙機里,影響使用效果,還有安全隱患。
消滅隱患方法:當發現油煙機停轉時,應立即斷電,不僅要將開關斷開,還需將電源線插頭拔下。一旦油煙機著火,除了及時切斷電源外,還須立即關閉排風機。市民應定期清洗油煙機,清除油垢。若遇到油鍋起火,正確的方法是首先迅速關閉燃氣閥門,切斷火災源頭,其次,迅速蓋上鍋蓋,蓋上鍋蓋后火很快就會缺氧自然熄滅。蘇州消防特別提醒廣大市民:切忌用水、面粉滅油鍋火,否則燒著的油就會濺出來,引燃廚房里其他可燃物。如果發現火勢無法控制,應立即逃生并撥打119報警電話。
隱患三:使用燃氣時無人照看
一些市民特別是老年人在做飯中途出門購物、到鄰居家串門、接電話、看電視時,忘了灶上正燒著東西而沒關燃氣,等突然想起時已經著火,導致釀成火災事故。
消滅隱患方法:市民日常生活中在使用燃氣灶燒水做飯,燒煮食物或燒水時,要根據鍋底面積的大小和火力大小的需要,隨時注意調節火焰,火焰不要超出鍋底、壺底面積,藍色火焰最好。因為湯水沸溢出來,可能會澆滅火焰,或者使用小火時,火焰被風吹熄,燃氣繼續冒出,造成爆炸、火災等事故。在停止使用燃氣或臨睡前,市民應該將燃氣灶的開關檢查一遍,看是否全部關閉,要做到燃氣總閥門都關閉。
簡單一招 輕松滅火
如果在家中碰到液化氣著火,我們可以隨手拿起身邊的一個抹布,然后浸濕,撲在著火部位上。一定要注意從液化氣罐的右后方,一蓋一擰,火就撲滅了。
如何自檢 液化氣罐
如果聞到家中有濃重的臭雞蛋氣味,那就說明燃氣發生了泄漏。或者找一盆泡沫水,將水涂抹在軟管周圍,如果發現軟管有冒泡的情況,就要注意是否存在漏氣情況,但檢查時不能使用明火。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