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中心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
提案者 | 陸小琴 | 提案編號 | 222 | |
標題 | 關于對文化產業的知識產權版權保護的意見和建議 | |||
提案內容 |
經濟全球化時代,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知識產權代表了國家的文化、科技和創新能力,維護了國家的國際形象和聲譽,維護了社會公正。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投入,它也涉及商業秘密和商業機密的問題,因此加強知識產權版權保護,不僅維護個人及組織所創作的知識產權,還維護社會穩定,防止商業欺詐和剽竊等行為的發生。 現狀分析: 隨著新技術新業態蓬勃發展,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越發明顯。目前知識產權領域存在侵權易發多發和侵權易、維權難的現象,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化跟不上;知識產權整體質量效益還不夠高,高質量高價值知識產權偏少;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協調有待加強。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呈現新型化、復雜化、高技術化等特點;有的企業利用制度漏洞,濫用知識產權保護。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個人或企業通過獲得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可以保護其獨特性和創新成果,防止他人抄襲、模仿或盜用企業的知識產權,從而維護企業的競爭優勢。目前各行業領域都存在隨意復制、模仿他人勞動成果,從最低限度上獲取不屬于自己對利益成本。例如:在文化產業領域,就有此類法律糾紛發生,刺繡手藝人沒有創作畫作的水平,就出現了未經原創作者允許的情況下,拿別人的作品進行二度、三度創作,最終被起訴;核雕,抄襲、模仿他人創意、創新成果現象層出不窮。大量侵權的同類產品、同質化產品充斥市場,創新的缺乏,原創作品得不到根本的保護,種種亂象使企業或個人都將不可避免的進入惡性競爭,嚴重影響了原創者的創作積極性,直接損害了企業和個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之下,知識產權的保護尤為重要,因此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建立規范的知識產權管理,擁有知識產權,有助于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價值和形象。不僅關乎企業的當前利益,也關乎企業的長遠發展。通過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企業可以增強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建議: 1.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 要研究實行差別化的產業和區域知識產權政策,完善知識產權審查制度。要健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及時研究制定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保護辦法。 2.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改革 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健全知識產權訴訟制度,完善技術類知識產權審判,抓緊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要健全知識產權評估體系,改進知識產權歸屬制度,研究制定防止知識產權濫用相關制度。 3.提高知識產權維權效能 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要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 4.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政府監管部門應加大對知識產權的宣傳和推廣,開展主題宣講、網絡授課、自媒體宣傳等形式,全面提高民眾對知識產權對法律意識。從源頭上抓起,杜絕侵權行為的發生。 現今我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借助知識產權之力推動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作用,不管是高科技產業,還是我們文藝工作者,都需要知識產權的賦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吳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
協辦 | 吳中區委宣傳部 | |||
答復內容 |
您的《關于對文化產業的知識產權版權保護的意見和建議》我局已收悉,提案從對文化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的現狀分析,提出了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改革、提高知識產權維權效能、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等四個方面的建議。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視,對提案中的內容進行了專題研究,并就下一步文化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行了明確,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吳中區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區”建設,以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省知識產權示范縣域建設為契機,把加強和改進知識產權工作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提升區域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加快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2023年全區專利授權總量1860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4906件。PCT申請量為624件,商標注冊6096件,完成版權登記服務1.37萬件。截止12月底全區有效發明專利17043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21.06件/萬人,有效注冊商標58316件。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知識產權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現為:制度層面,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時國家知識產權局不進行實質性審查,版權實行登記制度,權利相對不穩定,為后期維權執法帶來一定困難;管理層面,知識產權宣傳和鼓勵激勵機制作用發揮不明顯,對于知識產權的認知度和覆蓋面還不高,缺乏宣傳的持續性和深入性。企業層面,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戰略意識較為薄弱,創新能力不足,運用轉化效率不高。公共服務層面,知識產權分中心和知識產權工作站還未正式運行,版權工作站職能主要集中在版權登記、宣傳、咨詢等基礎業務,而在培訓、宣傳等服務方面較為欠缺。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落實上級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相關決策部署,以知識產權創造助力企業發展,以知識產權運營護航產業升級,以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全區“產業強區 創新引領”戰略。針對文化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我們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用好政策工具,扶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吳中區知識產權強區規劃(2023-2025)》、《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為引領,修訂完善《關于促進吳中區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的通知》、《吳中區促進版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措施,加大文化產業知識產權扶持力度,不斷釋放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方面活力,提升全區知識產權綜合實力。 2.規范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文化產業行業協會作用。進一步指導行業協會借鑒“洞庭山碧螺春”地理地標志的管理經驗,采用母子商標管理模式,母商標為集體商標,子商標為各工作室自己的品牌,開發二維碼追溯系統,給每位大師的作品打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消費者通過掃二維碼可以了解作品的名稱、作者、時間等信息,杜絕假冒,也有利于品牌的推廣宣傳及后期的打假工作。 3.加強基礎建設,提升文化產業知識產權服務保護能力。充分發揮蘇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吳中分中心作用,持續提升光福鎮文體中心、蘇州工匠園和尹山湖美術館版權工作站的服務效能,推動各鄉鎮版塊、文化產業建立知識產權工作站,積極探索搭建校企、院企等多方合作平臺,達成戰略合作意向,保護文藝工作者的知識成果,為企業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提供支撐。依托中國(蘇州)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吳中分中心,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法律維權援助服務,推廣調解、仲裁等知識產權法治手段,引導企業依托第三方鑒定機構采用相關技術手段固定侵權證據,指導企業有效應對知識產權侵權糾紛。 4.注重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共識。結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宣傳活動,聯合相關行業協會,通過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加大知識產權宣傳力度。運用微信公眾號、行業協會公眾號等媒體平臺,持續加強集體商標保護相關知識宣傳普及,做好消費提示,切實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積極引導手工藝者將企業字號及時注冊為商標,創作出新作品時應盡早通過商標、版權、外觀設計專利等組合拳積極主動維護自身權益及防范風險。 感謝您對我區知識產權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