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中心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
建議人 | 施美芳 | 建議編號 | 141 | |
標題 | 關于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網絡愛國主題教育的建議 | |||
建議內容 |
隨著網絡的普及應用,網絡已成為人們(包括青少年等)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從當下互聯網傳播的規律和形勢來看,只有加強網絡信息的源頭管理,加大網絡信息的審核監管力度,才能從源頭上防止違反愛國主義精神信息的傳播。 建議增加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對源頭網絡信息的監管審核,明確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重視青少年們正確的愛國主義引導,防止網絡愛國主義教育的碎片化和偏激化,優化愛國主義網絡教育的內容,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廣泛、深入、持久、有效開展。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吳中區委宣傳部 | ||
協辦 | 吳中公安分局、吳中區教育局、胥口鎮政府 | |||
答復內容 |
您提出的“關于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網絡愛國主題教育的建議”已收悉,感謝您對我區青少年網絡愛國主題教育工作的關心與支持,現回復如下: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網絡空間成為億萬群眾的精神家園,互聯網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青少年、Z世代是網絡文明建設的生力軍,更是網絡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力軍。202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規定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責任義務。吳中區高度重視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同頻共振,加強審核把關,不斷優化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推動全區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 一是加強日常監管,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越來越多的愛國主義者能在網絡上發表作品、言論,但是部分野蠻生長的自媒體出現了炒作社會焦慮、煽動群體對立等不良逐利行為,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蔓延也會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認識產生不良影響。2023年8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組織起草了《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指南》并公開征求意見,指南規定了各類移動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分發服務平臺的未成年人模式應滿足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和管理要求,適用于移動智能終端提供者、應用程序提供者以及應用程序分發平臺提供者等相關主體開展未成年人模式的研發和應用。 二是堅持統籌協調,將特色教育融入日常。以“最美吳中”公眾號、吳言時評、吳中融媒App等為重要載體,在清明節、國家公祭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青年節、國際兒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發揮組織優勢和實踐育人特色,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紀念慶祝活動。充分用好青少年的網絡信息生產和傳播優勢,線上開展好“青年大學習”“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少先隊員選樹”等特色活動,不斷深化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是用好線下場所,提升教育引導精準化。用好“e路說法”網絡普法講師隊伍,聯合區司法局、區教育局等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各板塊、部門充分利用好區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線下場所,開展“e起成長”網絡素養課堂、愛國主義教育課堂;積極推出高質量融媒體產品,將愛國主義教育相關知識、歷史故事等做成有意思的融媒產品,吸引青少年網民主動參與網絡空間建構和網絡文明建設,鼓勵引導青少年發揮歷史主動精神和時代擔當意識,推動他們從生力軍成長為主力軍,積極發聲、敢于亮劍,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愛國主義素質能力。同時,通過加強參觀實踐、主題宣講等青少年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進課堂,切實提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針對性、精準性。 |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