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uyyy"><em id="suyyy"></em></samp>
  • <cite id="suyyy"><pre id="suyyy"></pre></cite>
  • 蘇州 ? 吳中歡迎您! 用戶登錄 網站無障礙 適老版
    img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中心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

    蘇州市吳中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發布日期:2022-01-14 09:34:52  來源: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瀏覽量:

    —— 202217日在蘇州市吳中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沈娟鵑

    各位代表:

    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吳中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1年,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堅強合力穩步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各項事業,主要指標大多較好完成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見表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0億元(預計,下同),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8.3億元,增長10.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00億元,增長15.7%;固定資產投資658.7億元,增長10%;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3076、3435,較年初分別增長7.5%1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0億元,增長12%左右;進出口總額90億美元增長9.6%;實際使用外資5億美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減排完成目標。

    表一  2021年吳中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指標名稱

    2021年預期目標

    預計完成情況

    地區生產總值

    增長6%左右

    增長9%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增長6.5%以上

    增長10.8%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增長10%以上

    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增長5%左右

    增長12%

    進出口總額

    81億美元

    90億美元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64

    60*

    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

    3.35%

    3.53%

    城鎮登記失業率

    3%以內

    3%以內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GDP增長同步

    完成目標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

    完成上級下達指標

    完成目標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減率

    (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完成上級下達指標

    完成目標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年末總人口(萬人),由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基數20218月開始從114.17萬人調整到138.9萬人。若按原人口基數測算,預計2021年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將達到74件,超額完成目標。

    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執行成效主要體現在

    (一)聚焦創新引領,產業質態進一步優化提升

    產業動能持續增強。制定產業強區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構建3+3+3”現代產業體系,確立三大主導產業、三大戰新產業和三大特色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規上產值410億元,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實現規上產值745億元,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規模達206億元。首屆中國(蘇州)太湖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大會圓滿舉辦,“蘇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區域典型應用”入選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400臺,建成示范智能車間(工廠)50個,新增星級上云企業125家,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642個。國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全區檢驗檢測認證產業營業收入增長超20%

    創新策源能力增強。蘇州首個“國字頭”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落戶。實施“高企倍增”計劃,發布“端計劃”實施意見,招引創新型企業1000家以上,有效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145家,偉創電器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匯川、科沃斯入選江蘇省百強創新型企業。實施科創載體“333”提升工程,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商飛“一院三中心”、賽思醫藥工業產業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簽約落戶。新增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新增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眾創空間共計34家,吳中區獲評省級雙創示范基地。520“吳愛人才”人才主題日和10場“智匯吳中”人才項目路演活動成功舉辦,新一輪人才載體績效獎勵辦法和高技能人才政策發布。新增市級以上領軍人才41人、高技能人才9431人。新增“全國技術能手”10人,總數位列全市第一。

    市場主體日益壯大。全力服務市場主體,新登記法人企業數突破1.4萬戶,同比增長20.6%,總量位居全市第2。狠抓龍頭標桿培育,新增匯川技術、東山精密、科沃斯3家百億級集團公司,吳中集團、東山精密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科沃斯獲評蘇州制造“品牌登峰企業”。深入實施“金苗”計劃,全年新增上市企業4家,累計上市企業18家,總市值超2800億元,后備企業120余家。國有企業規模壯大,年末資產總額2870.92億元,較年初增長7.67%,中建、中交、中檢等一批央企項目落戶吳中。加強知識產權和標準化建設,瑞可達、金記食品入選國家工業企業知識產權試點,《計量校準機構服務規范》地方標準獲批發布。

    內外需求穩中提質。提振內需消費,舉辦“五五購物節”等200余場促消費活動,投用龍湖東吳天街、歌林二期等大型商貿綜合體和尹東水鄉等多個社區商業中心,推出本色東西橋等4個特色夜市集。外資發展企穩向好,全年新增注冊外資7.9億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千萬美元以上項目7個,柳道萬和成功獲評省級外資總部企業。服務貿易特色發展,出臺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試點開展保稅檢測外發業務。吳中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新零售體驗中心開業,“前店后倉+快速配送”業務正式啟動。B2B出口“9710”業務首單落地,開辟貨物出關新通道。

    農文體旅穩步發展。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吳中區獲評全國茶業百強縣、全國智慧茶業樣板縣,東山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碧螺春茶果復合系統入選全國縣域特色產業。建成高標準農田5100畝、省級園藝作物標準示范園2個,生豬養殖基地、太湖農業農產品供應鏈中心投運。集體經濟管理水平持續提升,清繳歷史拖欠集體資產租金4.1億元,村級集體總資產200億元、村均集體穩定性收入超1430萬元。持續推進文化產業倍增,上影集團、中建西南設計研究院等一批文化產業龍頭企業項目相繼簽約。吳中博物館基本陳列獲得第十八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獎,三山島舊石器時代遺址展示館完成提檔升級。舉辦太湖文化旅游節等四季旅游節慶活動,344家旅游民宿完成備案登記。

    (二)積蓄未來動能,項目建設進一步夯實根基

    重點項目路徑優化。大力開展“重點項目提速年”活動,完善領導掛鉤、部門協同、月度通報等有效機制,成功舉辦建區20周年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蘇州市重點項目觀摩等活動,全面推動項目開工提速、建設提速、投產提速、謀劃提速。2個省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7.4%。34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11.16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13.17%,其中新開工項目14個,上半年全部開工。270個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50億元,同比增長16.6%,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09.5%,其中新開工項目120個,三季度全部開工。全年投產、投用重點項目102個,其中產業項目71個。

    民生實事穩步完成。基本完成2021年十大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年度任務,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木瀆、郭巷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投用,胥口、橫涇養老服務中心按計劃開工。木瀆金山高中、吳郡小學等新遷建學校91日投用。度假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建成投用,城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遷建并入圍第二十屆“蘇州十大民心工程”候選參評項目。新龍、月浜等3個農貿市場和10個快檢提升項目完成改造。31條公交線路完成新辟和優化,蠡墅公交首末站完工,23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完成。22個新改建公廁以及新華、藏書轉運站提標改造完成并投入運行。超額完成河道疏浚整治和生態美麗河湖建設年度任務,木瀆新城污水廠二期工程建成,新增污水處理規模8萬噸/天。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交通工程有序推進,尹山橋改擴建工程開工,長江路南延、南湖路東延、星塘街南延、金楓立交匝道等工程加快規?;┕ぃ毷诙ǖ乐骶€隧道貫通,中山路二期、蘇同黎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建成。京杭大運河堤防加固、南城區防洪除澇及調水引流等水利工程完成。新改建水質自動監測站3座,建成防洪閘15座。文體設施覆蓋面擴大,天鵝湖公園開放,直全民健身活動中心、越溪文體中心投用。新建公共停車場24處,增加公共停車泊位4566個。

    建設空間有序保障。國土空間規劃近期實施方案、2021-01號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等獲批。土地征供穩步推進,全年劃撥社會事業類土地3244畝,出讓工業用地1031畝。積極開展拆遷騰退,完成征拆2071戶、183萬平方米,108個清零項目騰退土地4560畝。起草產業用地更新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推進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煥新工程2.0”,完成產業用地更新5404畝,“退二還一”1242畝。出臺高標準廠房建設管理和新型產業用地管理相關政策,規范企業用地并有效降低成本。推進工業企業資源集約,修訂評價細則并針對9051家企業開展評價工作。

    (三)集聚資源要素,改革開放進一步展現活力

    深化改革成效顯著。調整明確三大開發區的管理范圍和主責主業,形成東部經開區、中部高新區、西部度假區整體格局,空間全域覆蓋,功能定位和產業特色進一步鮮明清晰。1+9”綜合改革方案出臺,實現規劃統優、招商統一、建管統抓、教衛統管、國資統強、財稅統籌,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職責進一步理順,資源配置和發展效能有效提升。招商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區級招商工作領導小組、投資促進中心和科技招商中心成立,“2+3”招商體系形成,成功舉辦首屆東亞企業家太湖論壇、北京產業招商會、太湖經貿合作洽談會等活動,全年落地3000萬元以上優質產業項目260個,總投資500億元,寧德時代、德睦興康等一批優質項目成功落地。

    跨域合作戰略推進。加快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一號工程”建設,編制協同區控規及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推動河道水網調整、高壓線線位遷改等工程,加快基礎設施、學校、安置房、宿舍樓及鄰里中心等20個重點項目進展。發布特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實施方案,仁東醫學等5個生物醫藥合作項目開工,舉辦上海、杭州2場文旅推介活動,“蘇作館”上海國展中心旗艦店開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吳中合作醫院”“吳中區衛健委——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衛生人才培訓基地”成立,發布“太湖享老”特色品牌,服務異地養老210人。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制定落實《吳中區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1,全面提升“吳優辦”品牌輻射面和影響力。“互聯網+政務服務”向基層全面延伸,基層審批服務執法力量“三整合”改革覆蓋全區14個鎮(街道)。發揮走訪、沙龍、論壇、培訓、展會等平臺積極作用,做好疫情、用工、價格、能耗等各類問題的跟蹤服務。金融服務實體水平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貸款余額達1107億元,較年初增長25%,占貸款總額比重為32.2%。財政資金出資1.24億元,為增信基金、科貸通、東吳貸、知識貸等設立風險資金池。金控集團新增合作基金17支,總規模超98.87億元。

    (四)樹立標桿典范,綠水青山進一步彰顯魅力

    示范項目有力推廣。太湖生態島“一號任務”成果顯著,《蘇州市太湖生態島條例》81日起實施,《太湖生態島發展規劃》印發,太湖生態島建設推進大會召開,22個項目集中簽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太湖生態島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太湖生態島生態文明研究基地等6個重大合作平臺揭牌。全國首個“自動駕駛生態示范島”落戶金庭。金庭鎮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實施方案獲國家自然資源部批復,消夏灣生態安全緩沖區項目入選全國水污染防治典型案例和省級生態安全緩沖區試點示范,陰橫山連接線有序收尾。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有序推進,環太湖城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示范區臨湖示范中心投運,東山、金庭示范點分別完成設備安裝、廠房建設。

    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吳中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位列2021年全國市轄區百強第一名。能耗“雙控”有序推進,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工作,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率2.8%以上。科學制定節能降耗方案,9月起全區公共照明領域每月平均減少用電約100萬千瓦時。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路徑探索,吳中區入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全市首個綠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示范區,太湖旅游發展集團發行碳中和公司債。大力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竣工綠色建筑459.1萬平方米。國家級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生態保護成果穩固。修訂《吳中區環境空氣質量補償實施辦法》,全年PM2.5濃度下降13.7%,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提升2.2個百分點。太湖“五位一體”綜合治理穩步推進,累計打撈藍藻4.35萬噸(含水)、水體漂浮物8.78萬噸(含水),時刻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斷面長制”,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10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新增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3個,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等2個項目入選省首屆“最美生態修復案例”。

    城鄉環境見優見美。創成市(區)級示范路9條,新增、改造綠地面積26.6萬平方米,建成10個口袋公園,入地埋設(整理)城市架空線纜18.55公里。排查違法建設23547處,1113.83萬平方米,治理違法建設4297處,263萬平方米。511個住宅小區實現“三定一督”全覆蓋,胥口鎮率先建成垃圾分類全域示范鎮。“兩湖兩線”跨域示范區、太湖特色精品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62個市級特色康居鄉村建設村莊建成,直鎮田肚浜、木瀆鎮北竹塢獲評“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加快“區、鎮、村”三級路長制落地,“美麗農村路”實現鄉鎮全覆蓋。

    (五)謹守民生底線,社會事業進一步普惠大眾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市首個5G數字化新冠疫苗移動接種車啟用,全區疫苗累計接種約314.1萬劑次。吳中人民醫院、蘇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入選全市首批2324小時核酸檢測服務醫療機構。吳中人民醫院新院區、尹山湖醫院擴建工程持續推進。緊盯公交貨運、農產品物流園、在建工地等防疫重點,24小時分流點全年轉運1133人。

    公共服務優化提升。民生改善公共服務支出163.2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3%。完成安置房建設9321套、149.39萬平方米。新登記備案托育機構20家,新增托位1118個,6所民辦幼兒園轉為“普惠性幼兒園”,兒童看護點持續提檔升級和分類治理?!?/font>直鎮全民讀書節”“銀齡樂學課堂”獲評省級“社區教育品牌項目”。出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國潤智慧養老標準研究院成立,越溪街道莫舍社區入選首批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尊老金發放從80周歲擴大至65周歲以上戶籍老人,發放對象新增10萬人。吳中區公益性心理咨詢服務中心成立。

    富民增收提質增效。新增城鎮就業18076人,新增參保24344人,企業用工總量達44.49萬人,較去年年末增長4.5%。建成區級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站和12家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發放穩崗補貼3763.02萬元。新增22個慈善扶貧(就業)基地。區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啟用,低保標準從1045/月提高至1095/月。全區所有1104名困難群眾獲贈“蘇惠?!鄙虡I保險。針對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設立專項資金2000萬元,創新開展“金融+”“保險+”“企業聯盟+”等新型幫扶形式。撥付南北掛鉤幫扶資金3000萬元。廣泛關愛烈屬,下撥撫恤補助金2477.21萬元。

    社會治理不斷完善。受理各類有效工單50.08萬件,滿意率99.02%,重復信訪治理案件總化解率97.57%。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咨詢2.2萬次,非訴訟方式化解矛盾3萬件,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98.5%。全面堅持依法審計,節約政府(集體)資金22.02億元。嚴厲打擊非法金融和電信網絡詐騙,通訊網絡詐騙警情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18.1個百分點。安全生產常抓不懈,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38.1%37.5%,未發生較大事故。強化救援建設,完成救災物資入庫工作,開展應急系統、家庭減災能力調查,筑牢防災減災救災防線。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工業稅收、工業投資、工業用電占全部稅收、投資、用電比重不高;外貿增長有待進一步加快,進出口總額增速低于全市;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資源要素亟待進一步挖潛,財政收支平衡和債務化解工作亟待進一步發力,城鄉環境面貌和功能配套亟待進一步提升,社會建設和服務方式有待進一步創新,等等。對此,我們將堅持難中攀高、拼搏奮進、分類施策、循序漸進,全力以赴加以解決。

    二、關于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安排的建議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內外環境都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需要準確把握。從國際看,全球經濟仍處于后疫情時代的恢復通道中,經濟恢復不同步、不均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可能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仍然較高;從國內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同時,經濟持續恢復發展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從全省看,結構調整、資源供給、提振需求等方面承受著一定壓力,房地產市場走弱影響將向相關產業鏈傳導,但是我省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質沒有改變,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和韌性不斷增強。從全市看,雖然面臨著外部環境趨緊、內部資源要素制約的復雜局面,但是我市制造業規模大、配套能力強,外資外貿優勢和良好營商環境都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優勢。從我區看,長三角一體化、“三個一號”等重大戰略機遇疊加,科教人才資源不斷集聚,戰略性新興產業勢頭良好。因此,我們必須在變局中搶抓機遇、揚長補短,在新局中展現作為、奮勇前行。

    根據中共吳中區委五屆三次全會部署,做好2022年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對蘇州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字當頭、全面向好,堅持改革創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堅持產業強區、創新引領,深化“三區三片”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擘畫“天堂蘇州·最美吳中”現實圖景,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性、系統性、協調性,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如下:

    表二  2022年吳中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指標分類

    指標名稱

    屬性

    2022年目標

    經濟發展

    地區生產總值

    預期性

    增長8%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預期性

    增長8%左右

    規上工業總產值

    預期性

    增長10%以上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預期性

    增長6%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預期性

    增長8%以上

    進出口總額

    預期性

    90億美元

    實際使用外資

    預期性

    5.5億美元

    創新轉型

    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

    預期性

    3.55%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預期性

    65

    民生質量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預期性

    GDP增長同步

    城鎮登記失業率

    約束性

    3%以內

    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

    約束性

    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生態環境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

    約束性

    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

    排放量下降

    約束性

    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減率(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約束性

    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1.關于經濟發展指標:一方面是對應國家、省、市各方面預期安排。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求,落實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吳中區第五次黨代會精神,保持戰略定力、穩扎穩打;另一方面是因為支撐經濟增長的因素較為充足。近年來我區在產業強區戰略引領下,優質項目招引、龍頭企業培育、智改數轉、產業更新等方面工作力度持續加大,規上工業發展勢頭良好。在“三駕馬車”方面,綜合研判近年來重點項目建設、2021年投資基數以及房地產增長壓力,計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消費方面,雖然汽車銷售為主的消費結構轉型還需時日,但是隨著我區商貿綜合體、夜間經濟、文體消費、農村消費逐步加強,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劃為增長8%以上較為合理。外貿方面,雖然部分外貿企業訂單有所增長,但海外生產、關稅、物流等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進出口總額計劃為9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計劃為5.5億美元,主要依據近三年的項目完成情況及現有招商引資項目儲備。

    2.關于創新轉型指標:近年來我區積極推動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高新企業、大院大所方面積累了資源優勢,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5%左右較為合理;知識產權方面,雖然常住人口增長、專利審核趨嚴,但我區積極優化企業服務,出臺政策獎勵,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計劃為65件較為合理。

    3.關于民生質量指標吳中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兜住民生底線,落實好就業優惠政策,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計劃與GDP增速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初步計劃為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4.關于生態環境指標吳中區積極發揮“最美吳中”的優勢,扎實做好“雙碳”工作和節能減排,加快淘汰低端落后產能,整治“散亂污”,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減率(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計劃為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三、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聚焦創新發展,培養產業強區的過硬實力

    加快提升產業質效。落實產業強區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做大做強三大主導產業,確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600億元,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規模達300億元。打造航空航天、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三大戰新產業及工業互聯網、檢驗檢測認證、文化旅游三大特色產業,建設10個市級以上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企業,新增100家智能制造診斷服務企業、50個示范智能車間(工廠)和100個星級上云企業。推動檢驗檢測認證產業突破“天花板”,營業收入增速25%以上,規模繼續保持全市第一。深入實施“金苗計劃”,成立金苗企業服務中心,助力企業上市,力爭全年新增上市企業6家。

    強化科創人才引育。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有效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30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新增8個、創新型企業招引1300家。加快科創載體“333”工程,建成一批大院大所,開工建設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一號項目”,配合共建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建成蘇州智能制造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加快匯聚優質人才,辦好東吳雙創峰會,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建設新峰人才公寓等多個人才公寓,力爭全年新增市級以上科技領軍人才45個。

    積極提振內外需求。持續辦好“五五購物節”“雙十二購物節”“汽車生態圈”等促消費活動。加快推進蘇州灣地下空間、吳風生活廣場、蘇悅匯等項目開業,引導龍湖蘇州東吳天街、木瀆山塘街、直東市河街等項目開展網絡化、個性化營銷。推動經開區復制推廣江蘇自貿區第二批改革試點經驗。深化服貿創新發展試點,落實外資總部政策,提升跨境電商發展水平。服務外資外貿企業,推進出口品牌培育,力爭創建省市出口名牌3個。

    全面發展農文體旅。實施農業園區轉型升級661”工程,加快推進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創建市級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區3個、市級共享農莊4家。更新改造集體所有工業載體40萬平方米,力爭村級集體總資產超205億元,村均集體穩定收入達1450萬元。高水平打造大運河文化街區,加快蘇州灣電競產業園、360劇場等項目輻射帶動,確保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加快全域旅游創新發展,串聯環太湖沿線農文體旅優質資源,打造“環太湖1號公路”新品牌。

    (二)聚焦招引質量,強化項目立區的發展根基

    優化重點項目結構。開展“重點項目提質年”活動,確保250個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00億元,確保重點項目中新開工項目數量占比超50%,產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額占比超80%,社會資本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額占比超60%。確保完成工業投資超130億元,增長25%以上。優化重點項目觀摩會、領導掛鉤等有效機制,健全“拿地即開工、完工即驗收、交驗即發證”長效機制,推動項目審批、落地、開工、投產進一步提速。

    強化項目招引儲備。優化2+3”招商體系,拓展產業鏈招商、以商引商、聯絡站招商、中介招商、會議平臺招商等渠道,滾動更新招商重點項目庫,提升招商隊伍專業水平,全面應用商務云系統,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確保招引產業項目總投資超700億元,增長40%以上。

    全面提升基建品質。加快建成獨墅湖第二通道、金楓立交西轉南匝道快速通道,全線貫通南湖路東延工程,快速推進星塘街南延、長江路南延和尹山大橋等工程,啟動東山大道改造、東欣路改造、勝浦大橋南連接線等項目,配合建設通蘇嘉甬鐵路和軌道交通7號線。加快推進吳淞江整治,加快實施京杭運河局部節點后續工程,整治澄湖西岸岸線和滸光運河,改建環太湖水閘。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國家方志館江南分館、水文化博物館等重點工程。

    有序保障土地空間。加強生態空間管控區規劃管控,壓實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完成6.67萬畝工業保障線布局,落地落圖10萬畝工業保障線布局,加快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制和任務落實。實施拆遷清零三年行動,深化存量建設用地“煥新工程”,落實“三優三?!薄霸龃鎾煦^”機制,聚焦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閑置“三塊地”,逐步實現建設用地“零增長”。研究創新產業用地供給方式,探索推進定制地、雙信地、功能混合用地等先進模式。

    (三)聚焦統籌合作,激發改革興區的動能活力

    縱深推進綜合改革。深化“三區三片”改革,深入落實“1+9”改革任務,在產業布局、城市空間、考核體系等方面進一步理順機制、統籌協調。經開區突出產業集聚、協同發展,科學布局太湖新城,打造“未來城市新中心”,聚焦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全力打造“產業高效協同發展增長極”。高新區緊扣“人才+科技”兩大主線,加快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融合優化,以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落地為契機,規劃建設高端醫藥城,建設“產城深度融合發展新高地”。度假區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標準建設太湖生態島,深入實施文旅+科技“雙輪驅動”戰略,打造“綠色生態創新實踐示范區”。深化國企改革,聚焦城市建設、產業投資、資產管理、資本運營、文旅開發和農業發展六大功能定位,不斷提升發展活力。

    特色融入區域協同。聚力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一號工程”,全力開展拆遷清障、規劃建設、資源配置、企業回購,實現規劃融合、交通融合、產業融合、服務融合。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對接上海優質資源,協調實施一批標志性、示范性、引領性重大合作項目,規劃建設長三角檢驗檢測認證基地,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與張江藥谷、蘇州(太湖)軟件園與上海浦東軟件園、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與上海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深度合作,加快醫療領域專家團隊引進,服務好長三角青匠發展基地、長三角巾幗創新創業聯盟等社會團體。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貫徹落實省、市營商環境條例和信用工作條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企業開辦線上“全鏈通”、線下“一窗式”集成辦理模式,提升市場準入便利度,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年新登記法人企業數1.5萬戶,增長8%。大力開展走訪、沙龍、培訓,線上線下結合,貼近服務企業。強化金融服務,推動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擴面,提升中小企業數據服務質效。深化資本、產業、管理多方合作,搭建政企銀基溝通橋梁。

    (四)聚焦綠色發展,涵養山清水秀美好生態

    樹立生態發展標桿。高標準推進太湖生態島“一號任務”,建設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深化與百度等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合作,打造世界級自動駕駛示范島,推動一批綠色機構和產業落戶發展。推進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開展生態產品分類體系研究,繪制生態產品地圖。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和整體修復,推進消夏灣濕地生態安全緩沖區(二期)、濕地帶修復、暢水治水等重點工程。加快爭創國家EOD模式試點、自然生態修舉試驗區建設試點以及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榮譽。加大重點區域生態保護監管力度,探索建設“天空地人”一體化生態環境智慧監控平臺。

    污染防治常抓不懈。深入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大力實施藍天保衛戰“雙百日”攻堅,加大汽車尾氣、工地揚塵和工業廢氣全過程治理。推進太湖治理與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扎實做好國省考斷面達標整治,開展蘇東河沿線和郭巷片區劣V類水體消除工作,打造橫涇、臨湖片區生態美麗河湖群。堅決打好凈土持久戰,加強原黨校地塊、林通思睿屹等地塊土壤修復治理與風險管控。強化危險廢物監管,有序實施中小微企業危廢收集貯存試點。強化企業排污可視化、智能化監控,大力開展“散亂污”區塊化綜合整治,加大節能降耗培訓宣傳和監察力度。

    推動城鄉顏值提升。加快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完成城鎮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10個,統籌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增梯、無障礙設施改造,新、改建10個口袋公園,治理違建370萬平方米,在三大開發區各挖掘打造1處具有吳中特色的“美麗街區”。加快太湖特色精品示范區、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打造特色精品村莊10個,建成10個以上市區兩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村。

    (五)聚焦社會福祉,建設惠民富區的幸福天堂

    抓嚴抓實衛生防疫。啟動建設區公共衛生中心和核酸檢測實驗基地,加快吳中人民醫院改造蘇州市第三批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推進太湖新城醫院、吳中人民醫院新院區、尹山湖醫院新(擴)建,建成投用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完善以2家區級公立醫院為龍頭、4家基層區域醫療中心為骨干、14家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的三級衛生服務體系。

    創新拓展公共服務。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機制,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4000套。提升學校建設標準,投用獨墅湖中學等9所學校,結轉長橋中學等9所新改擴建學校,啟動太湖新城高中等10所新改建學校。支持木瀆高級中學爭創“江蘇省高品質示范高中”,支持蘇苑高級中學、江蘇省外國語學校、直高級中學爭創“江蘇省高品質特色高中”。做好農產品穩價保供。加快胥口、橫涇等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優化調整區民生綜合服務中心功能,建成智慧科技養老生活體驗館,建設標準化日間照料中心不少于15家,實現鎮(街道)全覆蓋。

    全力開展富民惠民。開展就業創業攻堅行動,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社保補貼,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萬人次以上,確保新增城鎮就業1.8萬人。抓好高校畢業生、退捕漁民等重點群體,確保本區戶籍高校畢業生年末總體就業率95%以上,實現城鎮“零就業”和農村“零轉移”家庭動態清零。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和“四位一體”社保基金風險防控體系,確保社?;疬\行安全平穩,完善兜底型、支出型、急難型為主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及時給予救助。

    高效推進社會治理。創新開展“八五”普法,優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快基層調解組織規范化,建設好“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綜合服務中心。深化“兩網一線”社會治理品牌建設,聚力“政法作為”,全力迎接中央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考核驗收。完善區(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社會工作服務體系。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做好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危險物品、產品質量、環保消防、交通安全、森林防火等重點工作,壓實化工、電力、能源等重點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強化應急演練,嚴防重大事故,全面提升基層安全發展水平。

    四、2022年度吳中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計劃表

    序號

    建設項目名稱

    所屬區域

    征收面積

    (萬㎡)

    項目性質

    項目

    屬性

    1

    凌港城鄉一體化建設

    甪直鎮

    8

    舊城區改建

    新增

    2

    彩虹路舊城改造

    甪直鎮

    4

    舊城區改建

    新增

    3

    東關城鄉一體化建設

    甪直鎮

    8

    舊城區改建

    新增

    4

    豪仕登北側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0.47

    舊城區改建

    結轉

    5

    東廟金浜規劃幼兒園

    長橋街道

    0.05

    公共事業

    結轉

    6

    石湖東岸瀾庭二期安置房

    長橋街道

    0.20

    保障性安居工程

    結轉

    7

    石湖西路改造工程

    長橋街道

    3.60

    公共事業

    結轉

    8

    石湖西路道路綠化建設

    長橋街道

    1.00

    基礎設施建設

    新增

    9

    新塘村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0.78

    舊城區改建

    新增

    10

    石湖東岸瀾庭三期南側道路建設

    長橋街道

    0.13

    基礎設施建設

    新增

    11

    上、下塘西街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0.91

    舊城區改建

    結轉

    12

    西廟金浜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1.50

    舊城區改建

    結轉

    13

    上塘東街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1.21

    舊城區改建

    結轉

    14

    棧廊浜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1.20

    舊城區改建

    結轉

    15

    南弄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1.70

    舊城區改建

    結轉

    16

    公園地塊(蠡昂路7

    長橋街道

    0.60

    公共事業

    結轉

    17

    許家浜(含西舟塢村)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1.12

    舊城區改建

    結轉

    18

    龐家浜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2.30

    舊城區改建

    結轉

    19

    洋海廊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0.33

    舊城區改建

    結轉

    20

    旺家村小產權房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0.80

    舊城區改建

    結轉

    21

    旺吳路南北工業區舊城改造

    長橋街道

    4.00

    舊城區改建

    結轉

    22

    本旺二手車地塊

    郭巷街道

    1.18

    舊城區改建

    新增

    23

    南浜安置地塊

    郭巷街道

    0.03

    保障性安居工程

    新增

    24

    姜家小學

    郭巷街道

    0.06

    公共事業

    結轉

    25

    姜家小學南側道路

    郭巷街道

    0.06

    基礎設施

    新增

    26

    湯堡小學

    郭巷街道

    0.12

    公共事業

    結轉

    27

    馬村路拓寬

    郭巷街道

    0.06

    基礎設施

    新增

    28

    九盛港路東延

    郭巷街道

    3.50

    基礎設施

    新增

    29

    尹西五期

    郭巷街道

    1

    保障性安居工程

    新增

    30

    尹西幼兒園地塊

    郭巷街道

    4

    公共事業

    新增

    31

    警校路拓寬

    郭巷街道

    0.20

    基礎設施

    新增

    32

    新思家園三期安置房

    橫涇街道

    0.07

    保障性安居工程

    結轉

    33

    安置房地塊

    越溪街道

    0.05

    保障性安居工程

    新增

    34

    南石湖社區公園地塊

    城南街道

    0.3

    公共事業

    新增

    35

    吳中高新區管委會辦公樓

    胥口鎮

    0.95

    公共事業

    新增

    打印此頁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IPV6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欧美中文字幕一区,美女脱得一二净无内裤全身的照片,免费黄色毛片视频
  • <samp id="suyyy"><em id="suyyy"></em></samp>
  • <cite id="suyyy"><pre id="suyyy"></pre></cit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在线观看|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2021成人国产精品|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下载| 成都4片p高清视频| 国产dvd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182tv午夜线路一线路二| 男男gay做爽爽视频|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www羞羞动漫网在线观看|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校园另类小说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欧美变态老妇重口与另类| 天天爽夜夜爽每晚高澡| 卡一卡二卡三在线入口免费|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国产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网站麻豆精品视频| 欧美内射深插日本少妇|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荡女安然的yin乱生活| 最好看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美女被吸乳老师羞羞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