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中心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
索 引 號: | 55252184/2023-00006 |
生成日期: | 2023-08-31 |
公開日期: | 2023-08-31 |
發布機構: | 吳中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
文件編號: | 無 |
內容概述: |
今年以來,區工信局始終堅持“產業強區、創新引領”發展戰略,嚴格落實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工業經濟實現平穩運行。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緊抓集群建設,壯大產業綜合實力
一是提升主導產業發展速度。以打造“全國機器人產業創新集群第一區”為牽引,深入貫徹落實市、區產業創新集群發展規劃,2023年上半年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大健康三大主導產業規模增速均高于20%。二是夯實戰新與特色產業基礎。把握哈工大蘇州研究院落戶機遇,航空航天產業園成功開園;出臺《吳中區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實施細則(試行)》;推進長江生態環保太湖產業園建設,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航空航天、智能網聯汽車和節能環保三大戰新產業規模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增長。成功舉辦2023年工業互聯網大會,搭建企業研討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方向、發布行業趨勢和創新技術的重要平臺。三是加快數字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推動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新增4個蘇州市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出臺《吳中區工業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探索一批工業和元宇宙深度融合的應用場景。成功召開工業元宇宙創新發展峰會,“兩中心一平臺”產業賦能體系逐漸形成。
(二)聚焦數字轉型,深挖企業發展潛力
一是推進企業數字化改造。依托智能制造評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組織300家企業開展線上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診斷。推進市級智能制造診斷服務47家,為企業數字化改造指明方向。推廣智能化改造貸款貼息獎勵政策,已授信貸款64筆。上半年全區實施的數字化改造項目超800個。二是選樹特色標桿示范。新增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家、市級智能制造優秀服務商1家、區級智能示范車間20家。新增省級星級上云企業58家,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2個,組織3家企業申報省標桿工廠。三是加快企業技術創新。組織3家企業申報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19家企業申報蘇錫常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發布《蘇州市吳中區關于蘇州市自主品牌大企業與領軍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年度考評工作實施細則》,規范年度考評工作。
(三)強化創新引領,增強產業核心動力
一是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深入挖掘在細分行業具有話語權的特色優勢企業,新增2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5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入選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二是加快企業創新載體建設。1家企業被列入2023年度省重點領域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對象,實現吳中區零的突破。支持企業申報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分中心),組織2家企業申報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三是推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組織59個技術創新項目申報省2023年重點領域技術創新導向計劃,23個新技術產品申報省“兩新”推廣目錄。大力推進國際化人才引育工作,有效上報130個項目。
(四)堅持綠色安全,夯實經濟發展定力
一是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積極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新增1個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3家省級綠色工廠。指導3家企業申報國家級綠色工廠,組織2家企業申報國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持續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上半年全區新能源汽車數量同比增長106.81%。二是深入推進產業用地更新。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拆遷清零暨產業用地更新工作部署,綜合協調產業用地更新,指導企業自主更新。三是提升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完成2021年度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工作,發布工作專報。分解落實本年度工業企業改造提升任務,通過分類指導和精準施策,加大轉型升級倒逼力度。
(五)做實服務保障,發揮政策措施效力
一是積極推動供需對接。持續開展“吳優鏈、鏈無憂”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活動,已開展8場活動,對接企業超300家,促進區內企業抱團發展、互為依托。組織企業參加西安制博會線上展會、青島國際機床展覽會,助推企業開拓市場。二是提升惠企服務能力。出臺《吳中區中小企業貸款增信基金管理辦法》,降低融資門檻,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依托“吳中工信”宣傳主陣地,開設“工信微課”專欄,圍繞數字化改造、專精特新、國際化人才等主題,累計發布8期專題課程,為企業提供政策宣講、業務培訓、項目申報等服務。二是提高安全環保水平。進一步抓好民爆、船舶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深化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對關閉退出企業開展“回頭看”。指導企業申報蘇州市化工重點監測點。牽頭組建安全生產第三督導(巡查)組,定期開展督導(巡查)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下半年,區工信局將進一步強化全區工業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扎實做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全力保障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一)錨定主導特色產業,塑造集群核心競爭力
按照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八個一”工作思路,以打造“全國機器人產業創新集群第一區”為首要目標,全力壯大“3+3+3”現代產業創新集群,爭創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一是做實主導產業集群建設。出臺《吳中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圍繞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進行深度布局,構建更加完整的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鏈條,確保全年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規模達1300億元。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光通信等細分領域,重點建設集半導體“研發+產業+園區”于一體的胥江半導體產業園,推動產業基礎再造,力爭全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突破780億元。大力培育蘇州市生物醫藥潛力地標企業,積極爭創江蘇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市級醫藥產業園(培育),力爭全年生物醫藥企業數達500家,產業規模達到380億元。二是做優戰新產業發展根基。健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體系,鼓勵重點企業核心技術持續創新突破,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集聚,全年實現產業規模270億元。推進三峽太湖生態環保產業園建設,支持節能環保裝備(產品)產業化,全年實現節能環保產業規模210億元。三是做靚特色優勢產業品牌。以信通院落戶吳中為契機,加快建設“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加速協同創新綜合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和斯萊克食品包裝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規模應用,標識注冊量和標識解析量繼續保持蘇州前列。重點培育工業元宇宙等未來產業,加快建設工業元宇宙公共服務平臺、工業元宇宙技術創新中心、工業元宇宙體驗中心。
(二)聚力數字賦能轉型,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一是增強產業發展后勁。辦好一系列“國”字頭產業峰會,持續宣傳吳中產業特色優勢,擴大產業創新集群影響力。發揮蘇州智能制造研究院、西交大協同創新中心、哈工大蘇州研究院、賽迪、信通院等創新平臺賦能作用,強化企業與大院大所創新合作,推動企業向“十百千”億級目標邁進。二是推進數字化改造。組織系統集成服務商與有改造需求的企業開展分級、分層、分類的供需對接活動,深入推進智能制造診斷服務擴面提質。全年區內至少100家企業提供免費診斷服務,完成1000個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三是推廣標桿示范應用。加快智能化、數字化示范企業培育進程,努力建成更多省市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工廠)、5G全連接工廠、5G+工業互聯網改造項目和市級以上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推動企業創建“燈塔工廠”,力爭實現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零突破。
(三)著力推動梯度培育,積蓄產業創新后勁
一是深耕專精特新發展。持續開展“益企潤苗”千企行活動,深入挖掘在細分行業具有話語權的特色優勢企業,進一步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全年推動專精特新梯度培育企業達1000家,力爭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和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二是聚焦創新能力提升。進一步發動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領域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轉化應用,力爭新增3個市級以上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支持企業開展新技術、新產品鑒定,新增省新技術、新產品目錄產品5個。積極開展人才載體和項目排摸,搭建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服務平臺,力爭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取得新突破。三是推動載體平臺賦能。以哈工大蘇州研究院、晶瑞電材研究院、凌云光創新研究院等為基礎,積極培育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企業技術中心提檔升級,力爭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3家。加快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力爭新增市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12家、市級以上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項目)10家。
(四)激發綠色制造活力,護航經濟平穩運行
一是加快綠色制造轉型發展。強化能耗“雙控”工作,嚴控“兩高”增量技改項目,持續推進工業領域節能降碳,全面落實區“十四五”能耗強度下降目標任務。推動重點行業節能技術改造,組織實施重點綠色化改造項目。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二是推動工業集中集約發展。持續優化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系統,完成各類數據歸集,發布新一輪評價結果。持續加大產業用地更新力度,推動加強企業自主更新后續管理,鼓勵導入優質項目。持續開展鎮村工業集中區整治提升,科學開展“工業上樓”項目試點,力爭獲評蘇州市“工業上樓”試點示范項目。三是確保行業安全平穩發展。進一步抓好民爆、船舶行業領域安全工作,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入開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持續做好退出化工生產企業的后續管理。引導和支持工業企業為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實施的技術改造項目,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
(五)完善政策服務支撐,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一是做好產業頂層設計。組建一支專業化產業研究隊伍,深耕產業細分領域研究,提供產業發展方面高水平知識成果和智力支撐。研究制定新一輪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釋放政策組合效應,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維度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二是暢通產業鏈供需對接。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強區域間、上下游聯動,積極幫助龍頭企業和關鍵節點企業解決堵點卡點問題,保障重點企業穩定生產、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搭建區內制造業企業供需對接平臺,線上提供一鍵發布供需信息功能,線下依托行業協會、產業聯盟、金融機構等,全年舉辦不少于20場次對接活動。三是增強企業服務效能。持續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一企一策”推動企業服務關口前移、服務向前,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持續開展智能化診斷、節能診斷、專精特新專題輔導等惠企服務,不斷提高精準服務能力。組建政策服務宣講團,進一步發揮“工信微課”在線宣講和培訓優勢,全面升級“企業通”服務平臺,提高惠企政策知曉率和受益率。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