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中心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
索 引 號: | 1419626/2024-00001 |
生成日期: | 2024-01-18 |
公開日期: | 2024-01-18 |
發布機構: | 吳中區胥口鎮 |
文件編號: | 吳中區胥口鎮 |
內容概述: |
2023年以來,胥口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產業強區、創新引領”發展戰略,持續推進“產業高端化、城市現代化、環境生態化、城鄉一體化”建設,連續四年上榜全國百強鎮,位列第68位、進位2名,連續三年入圍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位列第73位、進位4名,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一是堅定不移狠抓實體經濟,“好”的態勢更加穩固。預計(下同)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7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房地產)16.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383億元,增長2.7%。規上工業企業達225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85億元。完成工業投資13.5億元,實現技改投入8.5億元。村級經營性收入達1.36億元,村均穩定收入達2273萬元,增長5.78%。下轄六村全部上榜省“百強股份經濟合作社”。全力做好“保交樓”工作,悅四季華庭三批次全部完成交付。文化產業加快發展,規上文化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1.9億元。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新增個體工商戶1720戶,增長16.9%。生態農業規模不斷擴大,完成水稻種植1288畝、小麥種植1260畝,綜合機械化率達100%。29個區級以上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4.11億元。信音電子、兆和低碳等20個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成功立項,備案投資額超100億元。
二是堅定不移推動轉型升級,“進”的基礎更加堅實。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3家,完成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8.8億元,增長6.7%。蘇駝通信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君悅新材料、泰科貝爾、朗高電機、新廣益4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大力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累計授權專利1662件。有效發明專利累計達633件,增長21.73%。加強科技人才引育,入選姑蘇科技領軍人才1名、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9名、東吳領軍人才計劃4名、東吳重點產業緊缺人才7名。全力攻堅重點地塊清障,查家渠、浦臨路項目建設地塊完成簽約清零,騰退土地600畝。完成征地4宗、200.1畝,供地8宗、417.5畝。持續加強金融服務保障,信音電子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不斷疊加企業家經營“朋友圈”,舉辦“敢字當先融鏈共贏”企業家分享會4期,搭建寬廣平臺幫助企業家共享資源、共商未來。創新開展“政務服務+網格”進企入戶行動,開展政策宣講答疑9場,服務企業108家。持續加大企業走訪力度,深度走訪企業227家,及時解決客戶對接、稅務電力等問題建議131個。
三是堅定不移深化社會治理,“美”的顏值更加靚麗。不斷優化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基本控制單元調整8個。一箭河健身步道建成投用,孫武路沿線建成啟用原鐵甲皇城、三洋能源東、水云天南等3個便民停車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440個,“兩河一路”城鎮生活空間再煥新顏。全力保障安置房建設,吉祥一村二期完成竣工備案,子胥花苑二期市政施工完成過半。加快推進安置分房工作,制定出臺《安置房回購細則》,序時啟動房源擇房登記1153套。持續推動安置房不動產證辦理,采香三村新增出證571套,其余安置房綜合辦證率達94.3%。路網格局不斷融通,東欣路全線貫通,民安路通車在即。道路精細化管養水平逐步提升,胥進路一體化管養示范項目落地見效,吉祥路、繁豐路等10條、15.2公里道路推廣計劃完成方案設計。堅持便民惠民導向,實現境內地鐵站點公共自行車點位全覆蓋,新增衛生院、春江泊月等共享單車點位11處,施劃非機動車泊位877個。穩步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工程,安裝燃氣專用包覆管和調壓閥3670戶,為上下車渡、周家渠等4個自然村鋪設天然氣管網,惠及村民228戶。啟動超大規模社區拆分,胥湖、胥塘2個新增社區進入實體化籌備階段。網格化機制不斷完善,辦結“胥有您”微管家服務工單1232件、聯動工單10723件。全面加強違法建設動態監管,及時處置違建12處、4.83萬平方米。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獲評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鎮”,下轄村實現市級示范村全覆蓋。持續推廣垃圾分類,36個“三定一督”小區全面接入信息化管理平臺,獲評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績突出集體”。聚焦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廣泛開展“文明潤萬家胥口更美好”主題實踐活動,城鎮面貌持續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部完成中央、省環保督察信訪件整改銷號8.5件、11件,完成“散亂污”重點集中區塊整治8個,騰退土地172.98畝。大力開展大氣質量“提質增優”專項行動,全面開展固廢危廢隱患治理,深入開展水環境質量“提質增優”專項行動,疏浚東沿河、黃家涇等河道10條、8.2公里,完成箭涇河、涇一河等劣V類河道銷號任務4條,胥江北2個城鄉生活污水“333”達標區建設進場施工,林家浜等3條劣V類河道整治加速推進,預計年內完成。深度落實“河長制”“林長制”,開展巡河772次,巡林53次。
四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惠”的底色更加厚重。社會保障不斷完善,發放生活救助192.1萬元,困難群眾服務保障覆蓋率達到100%。鄉村公益醫療互助持續推進,1208人通過“福村寶”獲得醫療補助195.91萬元。切實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按期發放尊老金410.8萬元。采香涇區域養老中心進入裝修收尾階段。試運營9個可堂食助餐點,啟動老年人助餐服務。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文章,新增“家門口”就業服務站3家,開展各類招聘活動24場,提供培訓410人次,就業崗位1481個,辦理靈活就業補貼183人。切實提升勞動保障水平,調處各類勞資糾紛1308件,獲評市“百家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全面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發放撫恤補助金203.1萬元,接收部隊復退軍人19名。11名適齡青年應征入伍,連續多年高質量完成征兵工作。不斷優化公辦學位供給,吸納積分入學申請515人。持續完善教學環境,完成一箭河實驗小學教室照明提升72間,提檔升級學前兒童看護點3家。“三村三校”合作開展共建活動7期,校地合作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持續提升公共醫療服務水平,衛生院接診超24.3萬人次,成功創建省“五級中醫館”,改造完成體檢中心,正式啟用兒童康復中心,打造首家“社區家庭醫生工作室”。完成公益性應急救護培訓346人次、初級救護員培訓101人。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等品牌系列活動224場次,惠及群眾9.8萬人次。自創作品《守護著你》獲評市群眾文化“繁星獎銅獎”。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群眾關切違法警情穩步。積極探索“意識防”反詐教育新途徑,精準勸阻詐騙預警人員3622人。持續開展“減量控大”“百日整治”等交通安全專項治理,交通警情得到有效控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領域檢查責任主體27967家次,排查整改風險隱患37412處。開展執法檢查167家,立案52起,處罰金額131.9萬元。通過“億元”以上工業企業二級標準化創建13家,三級標準化創建213家,完成工業集中區(群租廠房)達標創建13家。開展安全教育宣講培訓32場,覆蓋企業1522家。扎實推進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整治群租房1433戶,復查“9+1”場所1739家,增設消防“四小件”等設備7165件,新增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頭704個。大力推進既有建筑安全專項整治,及時制定房屋解危方案并全部納入系統監管。持續夯實森林防火責任,連續17年未發生較大森林火情。
五是堅定不移強化黨建引領,“干”的活力更加強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和檢視整改一體推進,組織開展中心組理論學習12次,多層次全方位學習宣傳新思想,黨員受訓率達100%。制定實施意識形態工作任務清單,完善月報分析、定期研判、專項檢查等制度,不斷強化陣地管控和輿情監督。全面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根系工程”,以殷家浜和雙車渡為切入點深入探索城中村治理。穩步推進“兩新”組織“雙有”提升行動,100人以上企業建立黨組織、50人以上企業擁有黨員占比分別達94.9%、93.4%。實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書記項目,推動流動黨員“信息鏈”“教育鏈”“關愛鏈”“作用鏈”四鏈融合,引導流動黨員積極參與公益服務和基層治理。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履責全程記實,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15人,及時處置基層廉勤監督、監督一點通等平臺反饋問題2004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但我鎮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挑戰:經濟回穩向好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企業發展的信心活力還需要持續激發;土地等資源約束趨緊和樓宇廠房資源閑置并存,歷史文化稟賦尚未得到全面開發利用;城市管理還需要更多智慧化、精細化解決方案;統籌發展與安全還面臨諸多挑戰,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方面仍需要久久為功。短板弱項就是發展空間,堵點問題就是發力關鍵。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工作力度,以更頑強的作風、更精準的舉措努力加以解決,著力強化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競奔發展賽場,圍繞提升產業能級爭先創優。錨定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傳統產業—主導產業—未來產業”的梯次發展格局。全面梳理企業生產設備、工藝流程和管理體系等基本情況,積極為企業對上爭取支持政策、協調解決經營困難。持續優化“二次招商”,深挖存量企業“富礦”,多措并舉協助重點企業增資擴產、延鏈補鏈,促進區域上下游企業垂直整合、橫向聯動、集群發展。前瞻布局重點項目招引,全力推動區級以上重點項目序時完成年度投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關鍵支撐。全心全意做優企業服務“金字招牌”,借助企業家分享會、產業聯盟等平臺,主動延伸服務觸角,密切關注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主體,確保涉企政策直達快享,涉企事務高效處置。
二是激發要素磁場,圍繞塑造創新高地蓄勢積能。持續放大創新驅動發展的磁吸效應,鏈接導入各類要素資源,力爭新增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家、高新技術企業90家,有效高企突破300家。新增認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綠色工廠1家、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劃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50家,新增認定市級獨角獸培育企業1家、總部企業1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完成智能車間、星級上云等“智改數轉”項目190個。持續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加大“1+2+3”東吳人才政策體系宣傳推介力度,力爭在慧谷科創園建立1-2家人才孵化基地,探索搭建專業化人才引育平臺。不斷挖掘博湃半導體、斯萊克等重點企業人才技術需求清單,密切關注星辰新材料與南工大、萊恩精工與中南大學等校企合作平臺,著力推動人才活水在產業發展浪潮中激蕩涌流。持續推進職業技能人才培育,用好用足吳中技師學院合作優勢,面向廣大企業,探索打通工學一體的技能人才成長通道,主動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挖掘崗位資源、創造良好環境。緊盯拆遷工作目標,千方百計破解難點堵點,全力以赴為產業發展和城市更新創造空間。全力保障土地供給,提前謀劃寶士曼南側、芯谷半導體二期、浦臨路等14個地塊、485.8畝征供地儲備。
三是創造改革力場,圍繞追趕善治標桿深耕細作。立足人民群眾實際需求,直面社會管理現實矛盾,著力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和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體系。加快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和權益保障通道,有效加強網格化工單處辦質效,不斷提升網格化工作知曉率和滿意度。圍繞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五大重點領域,加快推動19個社會治理示范項目成果鞏固和經驗推廣。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能力水平,不斷深化安委辦、消委辦實體化運作成效,持續完善委外作業報備、鎮村兩級監管網格和網格員差異化考核等管理制度,不斷推廣特種車輛AI監控等智能系統,通過“人防+技防”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加快推動2個新設立社區籌建運作,細致考量人員配備、陣地建設、功能設置等關鍵問題,為社區群眾提供更加精細便捷的公共服務。持續推進農村建房管理,全面規范農房建設管控。統籌不同條線部門的管護要求,加快明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綜合管理標準。
四是站穩人民立場,圍繞建設宜居福地精雕細琢。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高標準完成中央和省市環保督察交辦問題,力爭做到“發現一個、解決一批、帶動一片”。全面梳理涉氣企業廢氣排放監測、重點地塊土壤調查等重點工程項目。完成楊樹浜等3條劣V類河道銷號任務、孫武路北、石胥路東2個城鄉生活污水“333”達標區創建,張水浜、顧家上等8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質增效改造。全力做好學校辦學保障,努力譜寫校地合作新篇章,不斷豐富“三村三校”共建品牌內涵。繼續加強同蘇大附兒院、市中醫院等名醫名師的交流合作,正式啟用新建體檢中心,有效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深耕“書香門笛”文化品牌,結合重要節慶,辦好“抬猛將”、端午等可觀可感、吸引力大的民俗文化活動,開發小而美、實用性高的文化創意產品,創造沉浸互動、參與感強的文化體驗場景。全力推動文旅繁榮,精心實施貳拾壹號產業園升級改造,圍繞休閑、研學、會務等熱門消費模式,合作優秀團隊,導入知名品牌,推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和首店經濟互促融合。
五是置身勤廉考場,圍繞書寫黨建答卷凝心聚力。牢牢把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主線和根本任務,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將學習工作熱情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不斷深化“先鋒樞紐”體系建設,抓實抓細黨建引領城中村治理。系統推進“兩新”群體黨建,探索實施“騎士任務卡”,推廣“完成任務-累計積分-兌換服務”互動機制,引導“兩新”群體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實施干部政治能力和專業能力“雙提升工程”,圍繞數字經濟、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不斷豐富“胥江先鋒”教育培訓品牌內涵。持續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向縱深發展,聚焦集體“三資”監管、安全生產、拆違控違等重點領域,嚴查嚴辦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精準規范運用“四種形態”,加大容錯糾錯和澄清保護力度,深化廉潔風險報備,為“干部敢為”撐腰鼓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全面提升網絡輿情跟蹤監管和應對處置能力。不斷加強網評員隊伍培養管理,善用“正能量”規范引導“大流量”。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